高精度針孔檢測設備
More >>
2023-01-09 13:04:30 精質視覺
圖像獲取:光源、鏡頭、相機、采集卡、機械平臺。圖像處理與分析:工控主機、圖像處理分析軟件、圖形交互界面。判決執行:電傳單元、機械單元。
光源——光路原理
照相機并不能看見物體,而是看見從物體表面反射過來的光。
鏡面反射:平滑表面以對頂角反射光線。漫射反射:粗糙表面會從各個方向漫射光線。發散反射:多數表面既有紋理,又有平滑表面,會對光線進行發散反射。
光源——作用和要求
在機器視覺中的作用,照亮目標,提高亮度,形成有利于圖像處理的效果,克服環境光照影響,保證圖像穩定性,用作測量的工具或參照,良好的光場設計要求,對比度明顯,目標與背景的邊界清晰,背景盡量淡化而且均勻,不干擾圖像處理,與顏色有關的還需要顏色真實,亮度適中,不過曝或欠曝。
光源——光場構造
明場: 光線反射進入照相機;暗場:光線反射離開照相機。
光源——構造光源
使用不同照明技術對被測目標會產生不同的影響,以滾珠軸承為例:
相機
種類:線&面、隔/逐、黑/彩、數/模、低/高、CCD/CMOS。指標:象元尺寸、分辨率、靶面大小、感應曲線、動態范圍、靈敏度、速度噪聲、填充因子、體積、質量、工作環境等。工作模式:Free run、Trigger(多種)、長時間曝光等。傳輸方式:GIGE,Cameralinker,模擬。
相機——按照圖像傳感器區分
CCD相機(Charge Coupled Device) :使用CCD感光芯片為圖像傳感器的相機,集光電轉換及電荷存貯、電荷轉移、信號讀取于一體,是典型的固體成像器件。 CMOS相機(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):使用CMOS感光芯片為圖像傳感器的相機 ,將光敏元陣列、圖像信號放大器、信號讀取電路、模數轉換電路、圖像信號處理器及控制器集成在一塊芯片上,還具有局部像素的編程隨機訪問的優點。
相機——按照輸出圖像顏色區分
單色相機:輸出圖像為單色圖像的相機。彩色相機:輸出圖像為彩色圖像的相機。
相機——按輸出信號區分
模擬信號相機:從傳感器中傳出的信號,被轉換成模擬電壓信號,即普通視頻信號后再傳到圖像采集卡中。數字信號相機:信號自傳感器中的像素輸出后,在相機內部直接數字化并輸出。數字相機又包含1394相機、USB相機、Gige相機、CameraLink相機等。
相機——按照傳感器類型區分
面掃描相機:傳感器上像素呈面狀分布的相機,其所成圖像為二維“面”圖像。線掃描相機:傳感器上呈線狀(一行或三行)分布的相機,其所成圖像為一維“線”圖像。
相機——CMOS VS CCD
相機——傳感器的尺寸
圖像傳感器感光區域的面積大小。這個尺寸直接決定了整個系統的物理放大率。如:1/3“、1/2”等。絕大多數模擬相機的傳感器的長寬比例是4:3 (H:V),數字相機的長寬比例則包括多種:1:1,4:3,3:2 等。
相機——像素
是成像于相機芯片的圖像的最小組成單位。以200萬像素的相機為例,滿屏有1600*1200個像素,成像于1/1.8英寸大小的CCD芯片。
相機——分辨率
由相機所采用的芯片分辨率決定,是芯片靶面排列的像元數量。通常面陣相機的分辨率用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兩個數字表示,如:1920(H)x 1080(V),前面的數字表示每行的像元數量,即共有1920個像元,后面的數字表示像元的行數,即1080行。
相機——幀率和行頻
由相機的幀率/行頻表示相機采集圖像的頻率,通常面陣相機用幀率表示,單位fps(Frame Per second),如30fps,表示相機在1秒鐘內最多能采集30幀圖像;線性相機通常用行頻表示,單位KHz,如12KHz表示相機在1秒鐘內最多能采集12000行圖像數據。
相機--快門速度(Shutter Speed)
CCD/CMOS相機多數采用電子快門,通過電信號脈沖的寬度來控制傳感器的光積分(曝光)時間。對于一般性能的的相機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/10000-1/100000秒。 卷簾快門(Rolling Shutter):多數CMOS圖像傳感器上使用的快門,其特征是逐行曝光,每一行的曝光時間不一致。全局快門(Global Shutter):CCD傳感器和極少數CMOS傳感器采用的快門,傳感器上所有像素同時刻曝光。
相機——智能相機
智能工業相機是一種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型機器視覺系統。它將圖像的采集、處理與通信功能集成于單一相機內,從而提供了具有多功能、模塊化、高可靠性、易于實現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。智能工業相機一般由圖像采集單元、圖像處理單元、圖像處理軟件、網絡通信裝置等構成。由于應用了最新的 DSP、FPGA及大容量存儲技術,其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,可滿足多種機器視覺的應用需求。
鏡頭——主要參數
工業的鏡頭大都是多組鏡片組合在一起的。計算時會忽略厚度對透鏡的影響將其等效成沒有厚度的播透鏡模型,即理想凸透鏡。
參數:焦距/視場/物距/像距/光圈/景深/分辨力/放大倍數/畸變/接口
分辨率:對色彩和紋理的分辨能力。
畸變:鏡頭中心區域和四周區域的放大倍數不相同。
畸變的校正一般用黑白分明的方格圖像來進行,過程并不復雜。一般如果畸變小于2%,人眼觀察不到;若畸變小于CCD的一個像素,攝像機也看不見。
鏡頭——遠心鏡頭
在測量系統中,物距常發生變化,從而使像高發生變化,所以測得的物體尺寸也發生變化,即產生了測量誤差;即使物距是固定的,也會因為CCD敏感表面不易精確調整在像平面上,同樣也會產生測量誤差。采用遠心物鏡中的像方遠心物鏡可以消除物距變化帶來的測量誤差,而物方遠心物鏡則可以消除CCD位置不準帶來的測量誤差。